随着动员号角的吹响,大量物资从高丽各个地区有条不紊的送往釜山一带囤积。
釜山当地人开始全面动员,开始奉命筑造数量庞大的仓库、临时兵营,为大军抵达之后的临时整顿做准备。
他们做这个工作并不抵触,因为不仅有口粮保证,还有工钱可以领,建立起来的集体农庄制度也让他们不会担心自己的农业收成受到影响,集体农庄会给他们一种保证。
因此,工期进行的很快,质量也很不错。
辛弃疾于四月初乘船跨海抵达了釜山港。
胡玮等高丽主要行政管理层全部前往釜山就近办公。
孔振德等北海水师主要指挥层率领北海水师全体抵达釜山港周边驻扎。
苏绝身为第五兵团司令官和讨伐战役副总指挥,将跟随最后一支抵达的军队一起抵达釜山地区。
四月中旬,明军讨伐战役总指挥部在釜山港建立起来,正式建立了对讨伐军即第五兵团的全面指挥,战争指挥系统开始确立。
四月十八日,最后一支明军军队在讨伐战役副总指挥苏绝的率领下抵达了釜山港。
至此,明军海陆两支大军全部抵达釜山地区做好了作战准备,只待总指挥部下达最终行动命令,即可按照行动命令发起行动。
此番征讨日本,是明国自讨伐西域之后数年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战役。
此战,动用作战兵力达十一万,动用民夫、辅兵等后勤工作人员约二十四万,总动员人数达三十五万。
除了人力动员之外,其他方面的动员也非常庞大。
比如动用战马、驽马、驴子、骡子等作战、运输牲畜十二万,动用运输使用各类车辆超过五万,动用海上战舰五百条,各类海上使用的运输船只超过一千条。
明国为了这次战争,进行了极为完备且庞大的军事动员、物资准备,各项指标都是朝着灭国之战的指标准备的,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日本的总体抵抗峰值。
就算日本有能耐搞出总动员,搞出超过明军总兵力两倍以上的抵抗军,明军也有把握将他们全部击溃。
总而言之,这场战阵从胡玮的五年计划完成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要展开,日本国的命运也在这一刻注定了。
四月二十三日,讨伐作战总指挥部汇总各方面的报告,确定此战的全部准备已经完成,讨伐作战总指挥辛弃疾召开了最后一次战前审视会议,确保各方准备完全。
四月二十四日,辛弃疾下达了动兵令。
四月二十五日清晨,明军誓师,辛弃疾宣读日本平氏政权六宗罪,宣布正式讨伐日本平氏政权并且解放日本国土之战略目标。
当日午时初刻,北海水师主力在孔振德的指挥下出击。
第十三军三十七师随同北海水师主力一同出击,准备一战而定对马岛,一战登陆对马岛,将其打造为大军进攻九州岛和本州岛的跳板。
明军正式出击的档口,对马岛的统治者阿比留国忠根本就不知道明军正在打算进攻他们。
对马岛距离高丽本土的距离非常近,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和高丽地区的商贸往来,两地之间长期维持着官方和民间的商贸关系。
明国统一全国之后,日本将主要的贸易路线定义在濑户内海向泉州这条路线上,从对马岛向高丽的贸易路线基本上属于对马岛和高丽的小区域之间的区域商贸,于整個日本国商贸的大局来说只是一个分支。.ξgyuxt.e
对马岛地域狭小,土壤贫瘠,物产不丰,需要和高丽展开贸易来获取必要的物资,所以素来重视这条商贸路线,在高丽南部沿海城市地方也有着不错的人脉关系。
但是明国入主高丽并且推行大规模民主革命制度之后,对马岛的日本商人迫于局势,不得已和高丽逃人一起离开了他们的商业居住地,返回对马岛和日本本土。
本土商人可能对这条路线还不是很在意,但是对马岛是不能失去这条商贸路线的。
全部撤离一年之后,对马岛统治者阿比留国忠尝试派人向高丽方面交涉,想要恢复商贸关系。
此时主政高丽的胡玮考虑到今后对付日本的必要,又不能让他们过早提防,于是决定不允许对马商人抵达高丽本土港口,只准他们在高丽本土西南海域上的济州岛上进行贸易。
双方的贸易可以持续,但是必须要转移到济州岛上作为中转站,高丽本土不准日本商人涉足。
其实这个事情从经济角度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只要商贸还能继续,无非是贸易路线改变,过一阵子也就习惯了。
但是主政高丽的胡玮不允许日本商船抵达高丽本土这个事情引起了阿比留国忠的注意和忧虑,怀疑统治高丽的明国可能对日本有着某种程度上的不满,于是将此事上报给了平清盛。
平清盛得知此事以后,不甚重视,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嘱咐阿比留国忠维持局面,不要和明国产生冲突,然后就不管了。
平清盛不在意,阿比留国忠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