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重男轻女的很多,不把外孙子当自家人的也大有人在。>
但王美兰和赵有财都不这样。>
听王美兰说要给周到蘸糖葫芦,赵有财让邢三跟李大勇去插食喂猪、喂狗,他在屋里帮王美兰熬糖稀。>
等赵军洗漱完,拿着毛巾擦脸的时候,那两口子已经“啪啪”地往案板上摔糖葫芦了。>
赵军凑过来,就听王美兰问道:“儿子,看做的咋样儿?”>
“真不错呀!”赵军实话实说地夸了一句,但紧接着又道:“不过,妈,你整这玩意儿,我咋给他拿去呀?”>
糖葫芦外面蘸的糖稀,即便冷却凝固了,两串糖葫芦凑在一起的时候,它也往一起粘。>
“没事儿。”听赵军这话,王美兰笑道:“昨天晚上吃饭前儿,我跟你张嫂子说了,让你张大哥做个草靶子。”>
草靶子又叫糖葫芦棍、糖葫芦架,是用稻草或麦秸扎的,卖糖葫芦的人,把一根根糖葫芦插在上面,方便携带和展示。>
有张援民出手,那就不用管了。>
今早赵家吃冻豆腐炖白菜、粉条,主食是粘豆包。>
吃饱喝足的赵军休息片刻,家里就开始上人了。但今天没有来卖山货的,来的都是自己人。>
张援民拿着草靶子来的,这老小子手是巧,做的草靶子就胳膊肘那么长,插十几串糖葫芦是足够了。>
王强、林祥顺、李宝玉、解臣解孙氏,一人拖着一个麻袋,麻袋里有活物在动,都是准备拿去送礼的活狍子。>
赵军走出院外,让几人把狍子往解放车上扔,然后又让李宝玉、解臣把赵有财昨天抓的活野猪装车。>
之前答应周成国会给他抓野猪,抓不住的话可以给他家猪肉。但现在抓住了,那就还给他野猪,然后再给他个狍子。>
五个狍子和一头二百斤野猪,吉普车肯定是装不下的。>
于是,赵军招呼道:“宝玉、小臣,你俩开大解放跟我走!”>
如今的赵军手下,可谓是人才济济。出谋划策有张援民、李如海。而出力的活儿,也有李宝玉和解臣。>
李宝玉、解臣上了解放车,坐副驾驶的解臣手拿插着十六串糖葫芦的草靶子。>
赵军在前,开着吉普车往永胜屯跑。>
进屯子,先到周家。>
李宝玉、解臣卸下四个装活狍子的麻袋,费劲地塞到吉普车后面。>
忙完这些粗活,俩人跟周家人打过招呼,便上了解放车,准备去周成国家。>
看他们要走,赵军叮嘱道:“小臣,你俩送完了回屯子,给三大爷接着。”>
今天是小年,从今天开始,林区停工。工人们下山,把头也得回家过年。>
忙完永胜屯这边的事,解臣要开车去接解忠,并且要带上邢三,收拾老头子在楞场窝棚里的那些东西。>
而且在去楞场之前,他们还要上一趟影背山,把赵军下在山上的大皮笼子都溜回来。>
“我知道,军哥。”解臣应了一声,就听赵军又道:“给那老杨大叔也接回来,完了给送家去。”>
“放心吧,哥哥,我们知道。”李宝玉笑道:“如海都磨叨好几遍了。”>
“那行,那走吧。”赵军冲两人挥手,周春明、周建军也叮嘱二人“慢点开”之类的话。>
而这时,在吉普车的另一侧,手捧着草靶子的赵春美滋滋的。>
听着赵军和李宝玉、解臣说话,赵春用肩膀头轻碰胡三妹一下,道:“妈,你看小军,想啥多周到。”>
“嗯!”胡三妹点头,道:“昨天碰着你老杨大舅嚒,她还念叨呢,不知道你老杨大舅咋回来。一会儿我告诉她去,省着她惦记。”>
“姐呀,你拿着它干啥呀?”这时,赵军的声音传来。>
赵春抬手,就听赵军对她说:“拿屋去,你跟我大娘,你们就吃呗。”>
“让她娘俩吃吧。”胡三妹闻言,笑道:“我亲家母起早给蘸的吧?”>
“嗯呐。”赵军笑道:“我妈早晨四点来钟就抠山楂,说给她大外孙子蘸糖葫芦,我说等一天再吃,那都不干啊。”>
“啧!你看看!”胡三妹扒拉周春明一下,道:“看看咱亲家母这份心。”>
“嗯呐!”周春明点了下头,道:“咱亲家、亲家母,那还说啥了?”>
说完这句,周春明冲赵军和周建军抬手,道:“军呐,跟你姐夫走吧。你俩早去早回,完了到家好吃饭。”>
“周大爷,今天不能在这儿吃呀。”赵军连忙摆手,道:“今天过小年儿,我得回去。”>
听赵军这么说,周春明并没强求,只道:“那就后天来,,后天咱杀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