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屯,赵家东屋。>
“阿嚏!”正坐在炕上跟人谈买卖的赵有财,冷不丁地打了个喷嚏。>
来卖黄叶子的跑山人见状,略表关心的问:“赵师傅,你是不是凉着了?”>
“没有。”赵有财揉揉鼻子,道:“八成谁念叨我了。”>
听赵有财如此说,坐在他对面的人也没再多言。>
这时,炕下坐板凳的李如海已将钱查好,起身递给卖黄叶子之人道:“钱货两讫!”>
从今天开始,李如海正式跟随赵有财学艺。>
这也是赵有财要求的,他想教李如海给李宝玉、解臣看看,好让那俩小子能主动来拜师。>
而且出师后的李如海,能代替他坐镇商会。>
“嗯?”跑山人哪听得懂李如海的话?>
不过,钱他肯定认识。>
看到李如海递过来的大团结,跑山人接过钱查仔细,然后起身向赵有财告辞。>
赵有财、李如海将跑山人送出院子,这时候天色渐晚,送走客人的赵有财长叹一声,难掩脸上疲惫之色。>
李如海小脸却带着几分意犹未尽,他吧嗒、吧嗒嘴,在头脑中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执掌商会的风光。>
赵有财回屋时,王美兰带着女人们从西屋出来,眼瞅着要黑天了,估计不会再有客来了。>
今天立春,赵家啃春吃烙饼。>
女人们和面揉面、削土豆、洗豆芽、切酸菜、烀野猪肉……>
赵有财进来,就问王美兰说:“邢老哥呢?”>
按赵军的指示,解臣骑着摩托上山接邢三来家。中午的时候,俩人就乘着摩托车,绑着四只冻狍子下山来了。>
赵有财还寻思邢三能替他一下午,可没想到邢三在家吃完了午饭,人就不见了踪影。>
“他上援民家去了。”王美兰道:“儿子说,让他们围什么笼子,他们几个研究去了。”>
听王美兰如此说,赵有财脸色微沉,声音抬高道:“强子呢?”>
“强子……他也去了呗。”王美兰此话一出,赵有财转身就进了东屋。>
进到屋里,赵有财一头倒在炕上,他平躺在炕头,借着热乎的火炕烙腰。>
今天,赵把头又折腾一天。>
来的还都是小份买卖,这个卖五张黄叶子,那个卖三张灰皮,乱七八糟的搞得赵有财一个头两个大。>
王美兰也知道赵有财这一天辛苦了,笑呵地进屋对赵有财说:“他爸呀,累了哈。”>
赵有财眼睛微阖,理都不理王美兰。>
赵有财这个人吧,他要是犯了错误,回家见到媳妇就卖乖。>
可如今的赵有财,一来没机会犯错,二来他境界略有提升,已经不那么在乎钱了。>
关键的是,天天给家里干活,这人就越来越硬气。>
热脸贴了冷屁股,王美兰也不生气。>
现在家里家外那么忙,王美兰就一个想法,那就是把赵有财笼络住,让他能好好给家里创收做贡献。>
“儿子拿回来那酒是茅台呀。”王美兰笑道:“晚上打一瓶,你们喝呗。”>
赵有财眼皮微抬,淡淡地瞥了王美兰一眼,问道:“儿子咋没回来呢?”>
“那我哪知道啊。”王美兰说:“八成是有啥事儿了呗。”>
赵有财闻言,眼睛又闭上了。>
……>
这人呐,不扛念叨。>
被自己亲爹惦记的赵军,正开着车往家走呢。>
当经过王富小卖店时,赵军看一人在前头冲自己挥手。>
“金山!”赵军停车开窗,问道:“咋的啦?”>
“正要上家招唤你去呢。”赵金山笑道:“林场周书记来电话找你,完了我瞅那边儿过来车,我寻思备不住是你。”>
“上车,金山!”听赵金山如此说,赵军忙招呼他上车。>
这里离屯部不远,一脚油门也就到了。>
汽车在屯部外停下,赵军下车进去,就见屯长赵国峰正拿着话筒,正跟那头说着话。>
看到赵军进来,赵国峰忙道:“周书记,赵军来了。”>
说完,赵国峰一手拿话筒离开耳朵,一手向赵军招着示意他过去接电话。>
“周大爷。”赵军接起电话打声招呼,就听那头周春明问道:“赵军呐,你搁家忙啥呢?”>
“啊,没忙啥,周大爷。”赵军一笑,道:“刚搁你家回来。”>
“啊……”电话那头的周春明停顿一秒,然后问道:“家挺好的?”>
“挺好。”赵军笑道:“我大外甥胖乎的,老好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