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元清带的人不多,队伍集结效率很高。>
胡义下达命令半个小时后,小红缨跟柳元清先后赶到。>
小红缨一见胡义立即抱怨:“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一起走...”>
时间紧迫。>
胡义没有跟小红缨废话,直接下达命令:“战斗目标,拿下东古镇,劫或者烧掉鬼子粮仓。>
“柳元清押着警员罗荣华,化装成警员从镇东过封锁沟,争取不放一枪拿下外围炮楼。”>
“是!”柳元清打立正敬礼。>
前天小红缨抢冠县医院顺便带回来的那些警服,今儿终于派上了用场。>
“大狗、李老四,从炮楼两翼潜入封锁沟向炮楼靠近,一旦柳元清秘密潜入失败,配合强攻拿下炮楼!”>
“是!”>
“万把细炮排,满仓重机枪组...在柳元清侧后布置阵地,强攻开始后火力支援!”>
“我呢?”小红缨愣了一下,好像又没自己的事儿?>
“负责集结散开在这一带的侦察员...配合王顺抢运物资,清除、伪造地面留下的痕迹...”>
“呃...是!”小红缨涨红了脸,两眼凶狠地盯着胡义。>
公开场合,作为指导员,她现在必须先服从命令。>
要搞小动作,也得等到与胡义单独相处的时候。>
胡义的布置并不复杂,以九营目前的实力,强攻炮楼基本没有任何问题。>
只是如果有闹出动静,胡义觉得不算事儿,大不了在鬼子直到前向西转移渡过运河。>
等天黑后,顺着运河往下游走,换一个位置渡河再杀回来。>
上级本来也没有对九营下达确切的命令,行动也没有确切目标,只要能将敌占区扰乱就行。>
探照灯扫过后的短暂间隙里。>
一群头戴杂草环的黑影,顺着侦察员匍匐过的路线,很快来到距离镇东炮楼南边一里远左右。>
甚至能听到前方巡逻队传来的脚步声以及巡逻时的说话声。>
三十余人全体藏在地里沟中,好一会儿后,巡逻队走远。>
炮楼上的探照灯每次乱晃着照过来时,匍匐的黑影立即原地停止,黄色军装与地面颜色基本一致,一里远距离几乎不用担心炮楼上的人能看到。>
第一个模糊人影扯着绳子滑进封锁沟。>
紧接着是第二个…十余人先后进入外围封锁沟后没多会儿,一个黑影在封锁沟对面冒头。>
很快,三十余人的队伍开始在封锁沟底向镇东的大石桥炮楼靠近。>
时间不断流逝。>
东面的天空已经开始泛北。>
黎明前的黑暗中,忽然响起一阵吱呀丁当响。>
炮楼顶的伪军侧耳倾听,确认方位后立即转动探照,用光圈将过来的那群人影咬住。>
跟着向炮楼下面大吼:“排长,东面大路上来了一伙骑自行车的队伍,十几个...看情况有点像是警队的人...”>
“弟兄们,立即警戒...”炮楼二层的治安军排长对楼下一层吆喝了一声,跟着踹了一脚趴在桌子上扯呼噜的手下:“万贯,赶紧给上头打电话汇报...”>
说完,提着驳壳枪蹬蹬蹬跑到炮楼顶。>
“别开枪,我是警队户籍科罗荣华,我们在东边十多里外发现了八路踪迹,需要借你们电话向皇军汇报!”后面自行车上十余条驳壳枪,随时可以将自己击杀,罗荣华没敢乱来,老老实实按柳元清交待扯开嗓门对着炮楼方向大吼。>
“哎,听声音真是罗荣华那缺德货...”炮楼顶的治安军应该是认识罗荣华,对旁边的伪排长低声嘀咕。>
“这狗东西出千把老子老婆本都赢光了,他化成灰老子都认识!”伪排长的声音跟着传开:“姓罗的,你说,发现了八路踪迹?他们具体位置在哪儿?”>
罗荣华骑着自行车,晃悠着来到石桥旁边的据点位置停下,对炮楼方向大吼:“是三炮兄弟啊?这消息可是重要军事机密,我劝你他娘的最好少打听!”>
地堡、炮楼里轻机枪全都指着过来的警员。>
这时候,只要罗荣华这货在声吼一句,包括柳元清在内的十余战士绝对躲不开密集的子弹。>
埋伏在封锁沟里的大狗,以及后边的万把细迫击炮掷弹筒再加上满仓的重机枪支援组,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罗荣华心里有复杂,保安团这些蠢货要是开枪,自己绝对死得最快...>
他现在想的是,不管这事后续如何,这地方再也呆不得了,得想法子把镇上的家人转移走...>
柳元清紧跟在罗荣华身后,根本不觉得前面投鬼子的警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