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营缴获的铁壳船修好一艘,藏在运河支道中。>
虽然机动力强,但是太显眼,迟早会被投鬼子的汉奸发现告密。>
暂时用不上的东西,以九营的习惯自然是先藏起来,在河边挖条沟埋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
向北撤退途中,李响安排的一个排三十余人带着粮食悄悄离开。>
胡义让大狗带了一个排,悄悄离开队伍向西回运河东侧与中了虎烈拉的李营长汇合。>
一是支援失去战斗力的李营长那边可能出现的变故,二是打听苏青去向。>
九营剩下的人混在王顺部中,继续向北赶路。>
一直到天明时,终于来到王顺驻地:东王庄。>
留在后边的李老四排传回消息:鬼子留在东闾村,没有连夜追击。>
昨晚战斗激烈,九营与王顺部的伤亡都不小。>
到了东王庄后,疲惫的一众人长出一口气,终于可以休整。>
破院堂屋大门旁边。>
胡义眨着通红眼,看着挂墙上的小圆镜中自己的模糊面孔。>
很显然,双眼被毒气熏过,视力严重下降。>
小红缨戴口罩站在胡义旁边两三米远桌边:“狐狸,你也别太担心,先养好伤再说...”>
“不能大意,鬼子昨晚上没追,白天很可能会围过来...”>
小红缨不时在地图上作标记划线:“王顺他们已经将公路全部挖断,鬼子就算来,也快不了,再说,还有骑自行车的李老四他们盯着,根本不用担心...”>
“骡子有没有消息?”胡义说完话,来到桌边坐下,拿过一个破碗给自己倒上水。>
“别挨我这么近...”小红缨赶紧跳开:“李老四说鬼子到东闾村后,他们调头往南去了,以骡子的脾气,根本不用担心...”>
两人说话间,屋门帘一掀,柳元清跟着出现。>
柳元清跟胡义的情况差不多,同样两眼通红。>
右腰胳膊间夹着一簸箕摊饼,左手提着一小木桶粥。>
快走几步,到破桌子下首直接坐定,对胡义咧开嘴笑:“营长好!”>
跟在他身后的王顺,端着一摞碗,来到胡义对取碗盛粥、分饼。>
招呼胡义吃早饭。>
站得老远的小红缨眨巴着大眼,蹦到桌边,左手端起一碗粥,右手麻利地卷起三张摊饼:“我出去吃...”>
中了虎烈拉做好保护,切断传染途径,应该不会祸害身边的人。>
至于是不是有效,没人知道。>
“胡营长,大恩言谢浅薄!”王顺一脸真诚:“以后但凡用得着我的地方,你尽管说话!”>
“不用这样,只要是打鬼子的队伍,都是自己人!”胡义有些无奈地看了看这位。>
王顺有些尴尬:“打开窗子说亮话,不是我不愿意接受八路改编,而是我这边确实有些不好说的苦衷...”>
“我理解。”胡义点头。>
“那就好,就好,你们先吃,我去看看受伤的那些弟兄...”王顺说完,转身出门。>
小红缨开出很多诱人条件,没能说服这位接受八路军改编。>
很显然,原因并不简单。>
绝对不全是王顺所说希望留在家乡保护十里八乡的乡亲。>
柳元清压低声音:“王顺偷偷跟我说,他手下有囯军游击队的人...”>
...>
鬼子从蒙绥大举进攻陕北,陕北面临很大的压力。>
八路军总部秘密抽调冀中主力去支援。>
大规模的兵力秘密调动,要做到完全保密,难度很大。>
所以,总部要求进入平原的各部,不惜代价继续保持对敌人进攻态势以迷惑鬼子。>
简单地说,八路军总部下达的命令,让进入平原的各部大唱空城记...>
出于保密的原因,原因并没有向各部通报。>
但是部队调走后,地方武装力量变得薄弱,又需要重新调整人员战斗兵力布置...>
馆陶北。>
破屋门口内,猴子抱着驳壳枪盒子靠在门口打盹。>
七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四周,强打精神。>
看样子,除猴子外所有人应该一夜无眠。>
单独坐一方的苏青偶尔说上两句,基本都是分派任务。>
并不对年轻人们讨论作具体安排。>
围了三方的年轻人们低声讨论。>
苏青拿起面前的电文。>
有电台后,汇报、接收上级消息的速度更快。>
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