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支队跟团同级,规模要小得多,部分战士并不脱产。>
比一般游击队、区小队实力要强大些,但是并无本质区别。>
分区马颊河支队驻地秤钩湾村。>
村子以支流入运河时形成的回水荡如秤沟而得名。>
支队脱产战士仅三百余人。>
一片林木围绕的村庄,此时村口站着一大群人,列队迎接队伍到来。>
端上烤红薯,白水鸡蛋,花生,西瓜。>
一群孩子在迎接的队伍四周嘻笑奔跑。>
李营长面色平静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副团长的牺牲,仍然有他心里萦绕。>
一名破旧灰军装胳膊膝盖都打着补丁的军人走到面前,语气沉重:“李大头,别来无恙啊...”>
“秦政委好!”李营长打立正抬手警礼:“这次路过你们根据地,讨口水喝...”>
“都自己家人,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支队秦政委举手回礼,顺手在李营长胸口擂了一拳:“能活着回来,不错!”>
“嘿嘿,小鬼子想要我的命,门都没有...”>
“听说,你们这次出去后,连电台都搞上了?”秦政委在李营长身后的战士们身上巡视了一圈。>
“你消息挺灵通的嘛...”>
秦政委不再废话:“上级派通讯员过来说,你们要在这里渡河,我还没闹明白这消息怎么传得这么快...”>
秦政委开始跟李营长交流这次出去的情况。>
“...你是说,兄弟部队都已经布置到位,真是太好了!”>
李营长摇头:“奇怪地是,鬼子似乎没有集中兵力夺回清河县...”>
“这事确实很古怪,闹出这么大动静,却没有能调动小鬼子分毫...”秦政委并不知道详细情况。>
“所以啊,你们这段时间一定要提高警惕,以防冠县的鬼子从这一带渡河西进...”>
“等会儿我跟支队长商量,只是...眼下要应付蝗灾,能抽出的人手不多...”>
李营长脸上露出神秘笑容:“老秦啊,这回,我送你一份大礼...”>
“什么大礼?”秦政委瞪大眼。>
“两条鬼子铁壳机动船,二十条三八步枪...”李营长压低声音。>
“三八步枪?别扯了,你们舍得?”秦政委愣了一下。>
“我什么性子你还不知道?老子从来说一不二...”>
“别是都是破烂吧?”>
“低于九成新你骂我...”>
秦政委脸上终于露出笑容:“你小子别跟我开玩笑!”>
李营长附到秦政委耳边,嘀咕了好一会儿。>
“嘿嘿,只要有方位,河里捞枪的事儿你就不用操心了!”秦政委大手一挥。>
“说好了,二一添着五,咱们一家一半...”李营长点头:“要不是我们赶时间,这好事儿轮不到你们...”>
两人转身向往村里走。>
“鬼子投放细菌,你们根据地损失怎么样?”>
“还好,上级提前通报鬼子决堤施放虎烈拉的消息,俺们支队遵从上级指示,地方抗日政府工作到位,暂时没有出现群死群伤的局面。”>
“这倒是个好消息...”>
“别高兴得太早,大量的蝗虫从老百姓口中夺食,支队长正带着战士们帮村民们抢收...”>
“对了,给你介绍一下,后边那位就是以奇谋缴获鬼子巡逻艇的胡义营长...”>
“胡义...营长?是不是独立团的胡义?”秦政委愣了一下。>
“独立团?不是自一团么?”李营长有些不解。>
“他没跟你说?”秦政委面色古怪。>
“你认识?”>
“嘿嘿,去年在内黄弄打死伪旅长的事儿...你忘了?”>
“能够跟山里来的同志合作,战士们可是非常兴奋,嚷嚷着这次一定要给伪军们一个大大的教训。”李营长猛然想起:“胡义...不是独立团九连么?”>
“人家那时候已经是营长,只是他们那些战士一直习惯称他叫连长...”>
李营长点点头,面色兴奋:“我得去问问胡义营长,他为什么瞒着我...”>
“别啊,你忘了咱们的纪律,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知道的就不要知道,这事还赖我多嘴。”>
“这么说来,上级安排他们这次过来肯定有别的任务,反正我是不相信他们是来捉蝗虫的。”>
秦政委一脸期待:“要是他们能在这里多停留一段时间,指导我们作战就好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