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截铁地道:“我必须得去!”>
说着,魏晓光就下了炕。>
能看出来,魏晓光这人挺犟啊,魏春来、赵金贵都拦不住他。>
从里屋出来,魏晓光叮嘱他媳妇、儿媳妇一定把饭菜安排好,然后他陪着赵军等人往外走。>
赵军一出屋,散在大院里的猎狗们,纷纷向赵军跑来。>
赵军往周围看了一眼,然后对李宝玉道:“宝玉拿绳子,给虎子拴上。”>
“哎!”李宝玉答应一声,从鼓鼓的挎兜子里掏出根麻绳,紧接着就听李宝玉喊声“虎子”,黑虎就屁颠、屁颠过来了。>
这狗可聪明了,它一看李宝玉掏绳子,就知道主人要给它安排活儿。>
果然,李宝玉用麻绳将黑虎拴上后,便把绳子交在了赵军手中。>
赵军驱散其它猎狗,牵着黑虎出了魏家大院。>
“赵组长。”从院子里出来,赵金贵便问赵军道:“咱是往哪边走?”>
“咱往哪么走都行。”赵军道:“但咱得都走到了,就这大爪子,这几天进家属区,都是怎么进来的?走的谁家?咱都得走一遍。完了呢,再领我到你们说那牤头山那边看看。”>
说完这番话,赵军又道:“不用上山,我大约摸看看它从哪边来的就行。然后,最后再到咱林场瞅瞅。”>
听赵军这么说,赵金贵便给他引路,魏家父子陪同,一行人先一路往南。>
出了家属区后,赵军看了看那边的山场,确定了大牤头山的方位,听魏晓光简单介绍下那边山场的海拔、地形、林木种类及分布。>
那边虽然不属于曙光林场,但那片山是73年划给海浪林区的。要不然,曙光林场和家属区也不过坐落在两个林区的边界旁。>
简单看了看那边山场,一帮人又往回来。家属区周围都被职工开荒成自留地了,那黑老虎从地里过来的足迹,赵军都看得一清二楚。>
黑虎低头在脚印上闻了闻,然后就没其它动作了。>
这大胖狗香头很好,它能嗅出来那大爪子离这里很远。>
回家属区,赵金贵耐心地带着赵军,走黑老虎这几天蹿家属区所走的路线。>
这个比较耗时间,等从家属区到林场转一圈,再回到魏晓光家的时候,就已经是下午两点半了。>
出去将近仨小时,魏晓光家里的饭菜就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一桌子菜,有鸡、有鱼、有肉、有林蛙。有炖、有炒、有煎、有炸,还真按魏晓光说的,凑够了十个菜。>
来客人,肯定不能吃剩菜。可魏晓光家就一口大锅,仨小时也整不出十个菜呀。>
这十道菜,有不少都是魏晓光媳妇孙美玉求左邻右舍帮着做的。>
魏晓光招呼赵军等人围桌坐下,然后指使魏春来去拿好酒。>
“魏书记。”赵军对魏晓光道:“我是不喝酒,然后……”>
赵军说着,就看向王强等人,道:“老舅,你们也别多喝,一人一缸儿,二两、二两半就拉倒。”>
“哎!”王强应了一声,然后问赵军说:“大外甥,咱今天就磕它呀?”>
“试试呗!”赵军道:“二十年前,我爸跟我老周大哥他们蹲大爪子,咱今天也蹲一把。”>
晚上黑灯瞎火,不能打狗围,就只能靠人了。>
听赵军这么说,赵金贵当即说道:“赵组长,我也组织人跟你们去。咱不行,咱轮班。”>
他们这时候蹲大爪子,跟赵有财那时候不一样啊。赵有财那时候是秋天,这时候是冬天。晚上零下三十多度,谁能蹲住多一会儿啊?>
“赵场长。”赵军问赵金贵,道:“你们保卫组有多少猫头鹰眼呐?”>
所谓猫头鹰眼,就是晚上离得远了,也能看着东西。>
这年头晚上月亮亮,不阴天的时候,不在林子里,在村屯里走夜路的话,都不用拿手电。>
但要想往远了看,那就有困难了。>
有些猫头鹰眼是天生的,有些跟日常饮食摄入营养有关。>
按照赵金贵之前的计划,今天上午他们埋伏一场,如果打不着黑老虎的话,他们晚上再埋伏一次。>
所以,赵金贵对他手下的猫头鹰眼进行过统计。听赵军问这个,他很快就给出答案:“加我十五个。”>
“军呐,这不咋好整。”听赵金贵的话,林祥顺当即说道:“咱们今天蹲,跟我二叔他们那时候可不一样啊。他们就守牛棚,咱们守那么大林场,靠这几个人根本守不住啊。”>
曙光林场十五人,再加赵军五人,虽然有二十人,但林场里是三条大道,这些人就得分三组。>
而且还得倒班,毕竟外头那么冷,谁也不能一直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