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杯茶这才起身去到了御书房里。>
刚进来几位在里面等着的大臣就齐齐的朝着周喻行礼。>
“臣等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喻摆摆手,颇有些无奈的感觉:“平身吧,之前朕和你们说得好好的要休息几月你们也答应下来,现在朕刚回来皇宫你们就迫不及待的找上来,说吧,今天又是因为何事。”>
陈循拱手道:“皇上,臣等今日前来确实是有几件要紧事需要皇上定夺。”>
周喻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陈循清了清嗓子缓缓道:“第一件事是关于倭国使臣的,昨日皇上答应册封足利义政并恢复商贸关系,臣等回去后仔细商议了一番觉得此事还需慎重。”>
周喻听了,眉头一挑:“陈老大人,还是因为沿海安宁的那些理由?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
通商互市与否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旦这么做了会不会导致海盗激增影响沿海安宁才是最重要的。>
原本大家觉得这件事应该仔细想想好好考虑,陈循也是年纪大了想的要多一些所以才会想要劝说周喻仔细想想再做安排,这自然是得到了其他大臣的支持,可现在周喻这忽然一个反问众人好像又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江大人立刻拱手:“一切由皇上定夺,臣等一定竭尽全力为皇上效力。”>
其他人也是跟着表态。>
周喻呵呵一笑:“此事朕心中有数你们不必再议,你们只需挑选一个合适的互市之地便可,说下一件事。”>
陈循无奈,道:“第二件事是关于北方边境的,近日有探子来报,脱脱不花虽然代表蒙古各部与我大明签订协议,但如今其内部纷争不断矛盾重重局势混乱,臣等担心若蒙古内部持续动荡恐有部落铤而走险南下侵扰我大明边境。”>
周喻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蒙古内部混乱?怎么这么快就乱起来了?”>
陈循叹了口气:“皇上,蒙古各部向来各自为政,虽脱脱不花与我大明签订了协议但其内部矛盾并未解决,又因战败赔款导致物资匮乏,更北之地今年也来了一个晚春对草原的影响不小,而且有部族愿意和脱脱不花一样和我大明互不侵犯,但也有部族和那也先一般仇视我大明。”>
“再者大明和草原联合建城一事也有不少草原人心有疑虑,草原的情况不得不防。”>
周喻点点头,沉吟片刻后说道:“传朕旨意责问脱脱不花,另命边境各卫所加强戒备。”>
陈循拱手道:“是,皇上。”>
周喻摆摆手接着问道:“和草原互市之事可已经安排妥当?”>
“互市已开两月有余一切稳定。”>
“嗯,还有何事。”>
陈循犹豫了一下,其他内阁大臣也是相互对视一眼可没敢多言,也只有老臣陈循低声道:“皇上,还有一事……是关于江南水患的。”>
周喻听了,眉头紧锁:“江南水患?”>
“近日江南多地连降暴雨,河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臣等以为,应当尽快拨款赈灾以免民怨沸腾。”>
“怎么现在才报上来?”>
陈循苦笑道:“皇上,此事也是刚刚收到急报,臣等不敢耽搁这才一早前来禀报。”>
周喻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传朕旨意命户部立即拨款赈灾,务必确保百姓有粮可用、有屋可住,另外派人去查清楚到底是哪些地方受灾最严重朕要亲自过问,建立水患第二工作组专门负责此事,在水患平复后全体并入第一治水工作组。”>
“是。”>
事情不多但全都很重要,其实就算周喻没回来也一样会把消息送到南苑让他知道的。>
不过这第三件事说完后面也就没什么事了,周喻也正好和内阁又商量了一下关于皇宫扩建的事情。>
中午都还没到事情就已经没事了,大概也是内阁这些人知道分寸没有继续打扰周喻,不然就每天的各种折子和政务拿出来把周喻硬生生拖到晚上都没问题。>
送走了内阁周喻也准备离开回到南苑去,刚从皇宫中出来没多会周喻就从车厢打开的窗户一眼看见了耸立在皇宫前面的南宫。>
这个原本应该关押朱祁镇十年的地方,一个皇宫的缩小版。>
周喻曾经的记忆里还有些关于南宫的一些记忆,忽然注意到南宫周喻也忽然来了一些兴趣。>
“兴安,去南宫看看。”>
兴安听到周喻的吩咐连忙应了一声,随即吩咐车夫调转方向朝着南宫驶去。>
马车缓缓停在南宫门前,周喻下了车抬头看了看这座略显陈旧的宫殿,南宫虽然规模不及皇宫但依然气势恢宏,只是少了些人气显得有些冷清。>
门外的守卫见到周喻立刻就全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