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糜汉 > 第三百八十三章 欲先取之 开大朝会

第三百八十三章 欲先取之 开大朝会(2/3)

上一页糜汉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顶点小说网在线收听!
切的诸葛亮率先问刘巴道:“子初,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

因为敬重诸葛亮的为人,所以在诸葛亮面前,刘巴并没有好隐瞒的。

他直抒胸臆地说道:“丞相难道就这样任由他一直胡闹下去吗?”

刘巴口中的他,指的正是糜旸。

“彼之新政尚未施行,却已经先动摇人心,引得各地秋收进度大大延缓,国之乱象已经显现。

国库须有九年储,粮者国本也,丞相若再不阻止他的话,恐怕大汉的国本将会越来越动荡。”

刘巴性格清高张扬,他不屑拐弯抹角,要说就将他心中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或许他时至今日都不是真心臣服刘备,但只要他身为刘备的臣子一日,那么他就会为大汉考虑一日。

面对刘巴的担忧,诸葛亮的反应却没刘巴这般激烈。

刘巴能看到的,他也早已经看过。

现在大汉在面临着怎样的动荡与不稳,他心中也早已经有数。

只是心中有所计较的他,现在却有个疑问。

“子初之前上书弹劾子晟,为的就只是子晟的新政吗?”

面对诸葛亮的这个疑问,刘巴一下子有些语噎。

在之前上百位大臣的公开弹劾糜旸的上书中,刘巴因为他的身份,可是其中领衔的几位大臣之一。

不过刘巴也不是会为自己狡辩的人。

他也知道以诸葛亮的智慧,无须拿一些假话来欺瞒他,所以在诸葛亮的注视之下,刘巴将他心中的另一层想法给说了出来。

“两汉四百年以来,多有外戚乱政,前汉尤甚。

糜旸虽立有大功,然他毕竟是外戚,而且太子优柔,非雄断之主。

有此隐患,陛下不但不加以提防,还对他过于优宠过甚,这对国家来说不是好事。”

当将心中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后,刘巴亦注视诸葛亮起来。

他想看看诸葛亮是否对他的这层见解,有着相同的看法。

但是很可惜的是,刘巴并没有从诸葛亮的脸上,看出半分赞同的神色。

这让刘巴的心中充满了失望。

或许很多人以为刘巴觉得自己不是元从之臣,所以一向觉得不自安。

可是若仅仅是这层原因,并不足以让刘巴如此,毕竟目前受到刘备重用的众多大臣中,真正是元从的又有多少呢?

况且刘巴本身还是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

真正让刘巴感到不自安的是,他心中真正想服侍的明主不是刘备,而是曹操。

最关键的是,这一点刘备也知道。

也许刘巴的这个选择让人很不解,毕竟刘备一向待他不薄,他本身又是汉室宗亲,只是当世士人择主很多时候讲的是一个性趣相投。

刘巴之所以想拜曹操为主,那是因为曹操是个雄略之主,他御下治理朝政的手段很对刘巴的胃口。

若是曹操是糜旸的君主,那么无论糜旸再如何优秀,曹操都不会对他一点防备都没有。

再加上有着两汉外戚作乱的先例,曹操不可能不对糜旸做出制衡。

在刘巴的想法之中,曹操的这种御下方式,才是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最佳手段。

但是刘备呢?

刘巴是个性格很矛盾的人,他一方面怕刘备忌惮他,但另一方面又清高自傲,不愿为讨好刘备而结交张飞。

刘巴这种矛盾的性格,也体现在他的为臣理念上。

哪怕不想侍奉刘备为主,但只要他是刘备的人臣一日,那么他就会为刘备好好办事。

正因为这种性格,所以刘巴无法对现今大汉的隐患视而不见。

从本心来说,刘巴本人并不厌恶糜旸,但他却忧虑糜旸的进一步成长。

人性本恶,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一旦君臣的界限模糊了,历史中发生的事都会再度发生的。

可为何这么简单的道理,陛下与丞相为何都不懂呢?

刘巴用不解的目光看向诸葛亮。

面对刘巴不解的目光,诸葛亮轻轻叹了口气。

刘巴不知道刘备下一步要做什么,但是他却知道。

所以刚刚他想劝一下刘巴,希望刘巴能早日从这处泥潭中抽身。

但可惜的是,从刘巴现在的眼神以及方才的话语中可知,刘巴是劝不回来的了。

政见不同可以商量磨合,但若理念不同,那接下来就只有分道扬镳了。

刘巴不知道的是,有些事诸葛亮与刘备不是不懂,但他们却选择相信。

诸葛亮叹气之后对着刘巴言道:“子初所言我知道了,陛下不会对大汉陷入动荡无动于衷的。”

说完这句话后,诸葛亮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书,他起身来到刘巴的身前,将手中的文书交给刘巴观看。

刘巴虽不解诸葛亮为何会突然取出一份文书,但他手上的动作却一点都不慢。

他马上接过诸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糜汉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