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皇长孙 > 第721章 澳洲开发,上昆仑奴?

第721章 澳洲开发,上昆仑奴?(2/4)

上一页大明皇长孙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顶点小说网在线收听!
璋很大影响,在各方面行事上亦是如此。

并且因为这皇位不是老爹给的,而是从侄子手里抢过来的,是以朱棣心里总是有很多不舒服的地方,他害怕自己驾崩后,在地下无颜面对老爹。

朱元璋的影响太大了,哪怕是在选择后边继承人的时候,也是因为一个梦,梦到了朱元璋。

在梦境中,朱元璋递给朱棣一个大圭,然后对朱棣说道:“传之子孙,永世其昌!”

梦里的朱棣吓得够呛,哆哆嗦嗦接过了那大圭。

梦醒后,朱棣把这个梦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徐皇后。

徐皇后作为明朝开国名将徐达的女儿,她从小熟读经史,对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她很快就说出了自己对这个梦的理解:“子孙之祥也!”

正是在这个时候,喜讯传来:世子朱高炽的正妃张氏生下一子。

这个孩子就是朱瞻基,朱棣的长子长孙。

本来不喜世子朱高炽的朱棣,登基之后迟迟不立太子,也因为这个事情,而定下朱高炽的太子位。

郑和下西洋的事情,一直在持续,永乐年间虽有上奏,但也没用。

朱棣驾崩,朱高炽就位后,大臣们对于攻击郑和下西游的事情,就越发上头了。

而在暗中,郑和下西洋对于走私海商的打击力度,也是非常之大的。

毕竟禁海的政策一直在,而走私海商的贸易利润巨大,而郑和的船队,可谓是海域霸主,这些走私船怎么能够抗衡。

不仅是船队,朝廷的目光也逐渐的转移到了海上,从许多方面对走私海商的打击力度加大,这其中有着朱棣再次创下锦衣卫的功劳。

朱棣驾崩了,朱高炽本身自然不会有其父朱棣那么强势,本身在成长期间,一直都受到了朱棣的打击。

不过其中,郑和的意义很大。

尤其是朱高炽即位不到一年就驾崩了,这给朱瞻基很大压力。

郑和,就很关键了。

很多人看到的是郑和七下西洋,却忽略了其身份。

在朱瞻基即位的时候,郑和可谓是三朝元老,而且自朱棣靖难登基后,就是百官之首。

加上朱棣对官员的不信任,宦官干政,这个时候的郑和,俨然已经成为了大明最有权势的太监。

哪怕是六部尚书,那在郑和面前也只能是恭恭敬敬。

其实有明一朝,宦官虽然腐朽,但他们对于皇帝的忠诚是毋容置疑的,哪怕是后世遭万人唾弃的九千岁魏忠贤,那对于皇帝的忠诚也非常高。

魏忠贤虽然贪,可他知道自己的权力来源于皇帝,至少不会贪图边关军饷。

郑和对于朱瞻基,也同样是忠心耿耿。

因此朱瞻基权力的稳固,郑和在其中是出了不少力气的。

于此同时,郑和也是文官们的心腹大患,只是他们暂时无法对抗。

第七次郑和下西洋,朱瞻基受到了很大阻力,但依然可以实施下去。

可郑和于路上病逝后,就很难再进行第八次了。

其实哪怕是到了这个时候,皇权还是有着很大的统治力,至少朝廷上的意思,朱瞻基有着决定权。

可郑和去世后仅两年,朱瞻基也去世了。

这就让明朝皇权有些尴尬,而朱祁镇即位仅九岁。

主少国疑,明朝的皇权,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顺序的向下跌落。

而文臣集团,自然就顺势崛起。

朱英就不同了。

首先,他来到大明的时候,是个商人,还是个走私贩子。

同时,有着前世的利益,他更加注重的是实际,而非是假大空。

和郑和下西洋的境地不同,李景隆下西洋,政治因素是一方面,可朱英不在乎。

他要的是钱财。

出发的时候就准备了大量的货物。

如果说大明是厂家,那沿海的占城,真腊,暹罗,他们就是批发商。

到暹罗的外商们,就属于经销商了。

欧洲,中亚这些地方,自然便是零售商。

李景隆下西洋,带的就属奢侈品最多,搞的就是抛开中间商赚差价。

朱英的要求很简单,你曹国公带队下西洋,赚钱是第一要素。

这可不算郑和那廉价成本,而是把人工,材料,都计算在内了。

莫说赚多少,要是亏本了,那就治你的罪。

反之,赚得多,也是功劳。

不管怎么说,李景隆带着这么多军队下西洋,即便是首重赚钱,那也是对大明威严的宣扬。

况且现在大明的经济已经开始迈向高度繁荣。

有道是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朱元璋是逮着贪官杀,而朱英呢,则是逮着商人的羊毛薅。

所谓是我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伞撕烂。

小商小贩的,朱英当然不会搞,他搞的就是那些后边有世家支撑的大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明皇长孙章节列表下一页